夏季热度攀升,上海气温即将突破40℃,各大中医医院“冬病夏治”项目迎来热潮。据记者调查,部分医院诊疗量同比增长超过50%。专家指出,今年气温提前升温,导致“冬病夏治”治疗期也随之提前。同时,就诊人群中出现大量年轻人,他们选择在上班前或午休时间前往中医诊疗室接受治疗。
早上9时,记者在位于上海的中西医结合龙华医院肺病科、儿科以及针灸科进行采访时观察到,诊疗区座位和床位均已满负荷运行,全力接待患者。李文主任医师在儿科领域表示,目前该科每日接待的儿科敷贴患者超过100人次,这些患者主要寻求生长发育和脾胃消化等方面的治疗。
龙华医院今年的冬病夏治门诊自6月1日起接受预约,直至8月30日结束。截至6月29日,龙华医院在龙华、航头、上南三个院区接待的“冬病夏治”患者就诊人数已超过7000人次,同比增长52.04%。医院在三个院区均增加了学科和人手,今年共开设了39个冬病夏治门诊,实现了对“冬病”的全面覆盖。
那么,“冬病夏治”究竟是什么?简单来说,它遵循“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”的原则,针对那些在冬季易发或症状加重的疾病,选择在炎热的夏季通过中药内服、穴位贴敷、针灸、拔罐等方法进行治疗。利用夏季阳气旺盛的时机,结合穴位刺激和药物作用,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,提高抵抗力。
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目前也迎来了“冬病夏治”的小高峰。岳阳医院坚持进行冬病夏治已有40多年,今年有近10个科室,包括呼吸内科、肿瘤一科、皮肤科、妇科、儿科、针灸科等,参与了冬病夏治的治疗工作。截至4日,今年的冬病夏治项目已预约5000人次,治疗超过4000人次,预计今年的总治疗量将达到2至3万人次。
岳阳医院门急诊办公室主任须冰表示:“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,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预防胜于治疗。从目前的预约情况来看,呼吸内科、儿科、治未病中心、针灸科等科室是热门选择。”
不仅仅是这些老牌三甲中医医院,普陀区中医医院也呈现了同样的景象。记者在探访中发现,早上8点刚开诊,中医治疗室的8张诊疗床就已经全部被附近写字楼的“白领”占据。
曹小姐选择在上班前利用一小时进行“督灸”治疗,她表示这样做非常舒适。这种治疗方式是在脊柱(督脉)上放置温暖的姜蓉,并施加艾绒温灸,整个过程大约需要30分钟。该医院党总支书记黄欲晓指出,除了早晨的“早八档”,午休时间也成为就诊的高峰时段,因此医院中午不休息,通过“中午连一连”的服务来满足市民的需求。
考虑到就诊人群中上班族的比例增加,今年各大医院的“冬病夏治”门诊都增设了周末时段。龙华医院临床针灸一部主任裴建透露,近三年来,该科冬病夏治的服务量每年增长50%,增长幅度显著,“以前主要是老上海人知道三伏天要冬病夏治,但现在年轻人也越来越多。我们医院实行分时段预约,患者可以通过网络预约,感觉非常方便,大家对针灸这种治疗方式接受度也很高,而且价格适中。”
龙华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陆城华发现,近年来中医特色技术逐渐普及,区级和社区医疗机构也纷纷开展“冬病夏治”,尽管如此,其所在学科的诊疗量并未减少。预计一个夏季的“冬病夏治”服务人次将达到2万多,主要原因是中青年人群的增加。
鉴于上海可能遭遇极端高温,陆城华还提到,医务人员会教导患者,尤其是老年人如何正确敷贴,“有些敷贴患者可以带回家自行贴上,无需在酷暑季节再次前往医院。”
医生提醒:
不要在“夏治”的同时伤害身体
记者在走访中发现,各大医院的“冬病夏治”项目种类繁多,各有其支持者。
42岁的张女士表示,她患有过敏性鼻炎已有十多年,每年秋冬季节都会频繁打喷嚏,影响睡眠。自从三年前在岳阳医院进行“冬病夏治”后,秋天的症状减轻了许多,“这么热的天气,我还特意请假来治疗,因为效果显著。”
岳阳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王振伟介绍,该院呼吸内科的穴位敷贴疗法,如“咳喘方”和“咳嗽方”,主要针对长期受呼吸道疾病困扰的患者,如慢性咳嗽和慢性支气管炎。治疗时,将药饼敷在患者后颈部的穴位上,无需打针或吃药,深受患者喜爱。
在岳阳医院的儿科敷贴治疗室,也是每年冬病夏治最繁忙的地方之一。
“我们孩子自从上幼儿园后,感冒不断。今年冬病夏治一开始,我们就来了,打算连续做三个三伏天。”一位家长带着其他家长一同前来。
“别看我们都是小朋友,但很多都是‘老患者’。”这里的医生介绍,近年来除了呼吸道疾病患儿,调理脾胃的儿童也逐渐增多,包括挑食、身材矮小和肥胖的儿童。在中医看来,这些症状多与脾胃运化不足有关。此外,岳阳医院推拿科的海派儿科推拿团队还开设了冬病夏治专科门诊,提供一种无需药物的治疗方法。随着“冬病夏治”越来越受欢迎,这一传统的预防疾病方法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。然而,医生们也提醒,许多人对“冬病夏治”的理解存在误区。一个常见的例子是,有些人一边在医院进行“冬病夏治”,一边回家后大量饮用冰饮、吃冷食、使用空调。陆城华医生指出,虽然夏季需要预防中暑,可以适量享用冷饮,但不应过度贪凉,这包括避免过多摄入冷饮和使用空调。在极端高温天气下,空调是必要的,但应避免直接对着人体吹风,且不要将温度调得过低。他强调,应避免在“夏季治疗”的同时伤害身体,否则整个夏天下来,可能只是“治了个寂寞”。